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共42章全文阅读 第一时间更新 夏如意

时间:2017-09-30 04:18 /免费小说 / 编辑:蓝悠
主角叫成德,容若的小说叫做《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》,是作者夏如意最新写的一本名人传记、唯美、老师类型的小说,书中主要讲述了:佛的慈悲如大云覆盖世界,请接受一个伤心人的稽首礼拜,可否把返生响赐给人间呢? 有

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

小说长度:中篇

需用时间:约2天零2小时读完

更新时间:2018-08-09 02:05

《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》第30篇

佛的慈悲如大云覆盖世界,请接受一个伤心人的稽首礼拜,可否把返生赐给人间呢?

必应。佛经里明明这样讲过。容若读过、抄过、背过,那是《法华经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,无尽意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请,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名为观世音。释迦牟尼佛说:如果有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,他们遭受到种种苦恼,现在听说过观世音菩萨之,只要一心称念他的名号,观世音菩萨就会立即听到这音声,使那些处苦恼的人都得到解脱。

佛祖还说:如果有人奉持称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那么即使他不幸陷入大火之中,大火也不能将其烧着,这是因为此菩萨有大威大神的缘故。

佛祖还说:假如有人不幸被大卷走,只要他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他就能很到达处。

佛祖还说:假如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,为了寻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珊瑚、琥珀,珍珠等物,乘船入大海,即使正好碰上狂风,将其船只吹到罗刹鬼国,如果其中有人,甚至仅仅一人,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,那么所遇难的人都能从鬼国中被解脱出来。

佛祖还说:因为这种因缘,所以就称其为观世音菩萨……

观世音菩萨,难你听不到双林禅院里这一声声泣血的请么?佛说有情皆愿,印证又在哪里呢?

抛却无端恨转。慈云稽首返生。妙莲花说试推详。

但是有情皆愿,更从何处著思量。篆烟残烛并回肠。

——《浣溪沙》

居易《见元九悼亡诗因此以寄》诗:“夜泪暗销明月幌,肠遥断牡丹。人间此病治无药,惟有楞伽四卷经。”李贺《赠陈商》诗:“安有男儿,二十心已朽。楞伽堆案,楚辞系肘。”看来心朽之人无药可治,唯一的光亮就是四卷《楞伽经》了。容若这位“楞伽山人”可被这般若之药救治了么?

容若为妻子守灵的这座双林禅院就在北京阜成门外的二里沟,如今这里已是车如流马如龙,找不到当年禅院的任何痕迹了。可以找到的,只有容若在这里写下的一首首的悼亡诗词:

心灰尽,有发未全僧。风雨消磨生别,似曾相识只孤檠。情在不能醒。

摇落,清吹那堪听。淅沥暗飘金井叶,乍闻风定又钟声。薄福荐倾城。

——《望江南·宿双林禅院有

灯坐,坐久忆年时。薄雾笼花过宇泣,夜微月下杨枝。催太眠迟。

憔悴去,此恨有谁知。天上人间俱怅望,经声佛火两凄迷。未梦已先疑。

——《望江南·宿双林禅院有

客夜怎生过。梦相伴、倚窗和。薄嗔佯笑:若不是恁凄凉,肯来么?

来去苦匆匆,准拟待、晓钟敲破。乍偎人,一闪灯花堕,却对著琉璃火。

——《寻芳草·萧寺记梦》

麝烟漾,人拥缑笙氅。新恨暗随新月,不辨眉尖心上。

六花斜扑疏帘,地颐轰沾。记取暖如梦,耐他一晌寒岩。

——《清平乐》

“麝烟漾,人拥缑笙氅”,这就是王子乔升仙时候所穿的仙颐岛氅吧。那是《列仙传》里的故事,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,喜欢吹笙,能发出凤凰鸣一般的声音。他常在伊、洛之间漫游,被一个做浮丘公的士引上嵩山,一去三十余年。有一天,他对来找自己的人说:“请转告我的家人,七月七到缑山和我见面。”到了这一天,果然看到王子乔乘着鹤飞落在缑山上,向大家致意。几天之,他乘鹤飞上了云霄,从此再也没有回来。

王子乔在汉朝很出名,有墓有祠,还显过灵,还有蔡邕这样的名士为之树碑立传。到了唐朝,武则天还自册封他为升仙太子,为他立庙刻碑。凡尘人士出于各种或许并没有丝毫超脱的目的为他忙忙碌碌,而这位神仙在仙界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呢?李贺曾经给出过答案:“王子吹笙鹅管,呼龙耕烟种瑶草”——他仍然保留着吹笙的好,还驾驭着神龙耕种瑶草。

其实,人们都说这位吹笙的王子就是王子乔,也太子晋,是周灵王的儿子,而事情本不是这样的。饱学的容若知,这是把两个传说搞混了。王子乔本来不是王子,在《楚辞》和《淮南子》里常被称做王乔或王侨,《列仙传》一类的书给了他王子的份,渐渐和太子晋混为一谈了,世诗人笔下的王子乔大多沿用了这个误会。

他知真相,他擅考据,但这又能怎么样呢?天气渐渐凉了,仙界扑朔迷离的故事只能使肌肤更凉。雪花飘落了,点起篝火可以驱散寒意么?“记取暖如梦,耐他一晌寒岩”,只有那种种甜美的往事可以稍稍温暖自己。

但是,往事毕竟如烟。

《楞伽经》、楞伽师与楞伽山

容若自号楞伽山人,“楞伽”在佛信仰里真有其山,佛陀楞伽讲说佛法,于是有了著名的《楞伽阿跋多罗经》,即《楞伽经》,成为中土禅宗的早期经典。达把这部经书传给慧可,开启了中土佛“楞伽师”的时代,此传到弘忍和慧能,经典才发生了改,中土禅宗才算真正定型。

《楞伽经》带来的是禅定的方法。达所谓观、面,其实就是坐禅,也就是修炼瑜伽。这个时候,达带来的禅和禅宗意义上的禅完全是两码事。当然,达练的瑜伽和张惠兰的瑜伽也是大不一样的,至少在目的上,一个是为了终极真理,一个是为了强

禅,在达那里只是一种静坐冥想的修炼方法,那么,他所修炼的义又是什么呢?——很简单,只有一部经书,就是四卷本的《楞伽经》。达很直率地告诉大家:别的经都不必念了,就一门心思念这部《楞伽经》就好。

的这种禅定法门来被慧能大加挞伐,提出了“禅不能坐”的著名号,引发了一场意义远的宗改革。但坐禅的法门并没有就此废掉,反而和慧能禅法并驾齐驱,到了清代仍然是佛门最流行的一种修行方法。容若耽于亡妻之,万念俱灰之下自然不可能去学慧能一系的禅法,既然总是在佛灯和梵唱里呆呆地出神,或许久而久之也开始尝试依靠禅定来分散心头的创,结上了《楞伽经》的佛缘。梁佩兰在《挽诗》里这样写:“佛说楞伽好,年来自署名。几曾忘夙慧,早已悟他生”,正是对容若以楞伽字号的一个诗意的解说。

第29章 仕途:南雁归时更寥 (1)

忆昔宿卫明光宫,楞伽山人貌姣好。

马曹监共嘲难,而今触伤枯槁。

——曹寅《题楝亭夜话图》

经过一段漫的赋闲期,早已考中功名的容若终于接受任命,从此步入仕途了。

杜臻《哀辞》回忆这段经过,说:“丙辰廷对高第,方且陟清华、领著作矣。”此时的容若文名已著,又是士及第,顺理成章地应该入文官系统,但没有想到的是,委任的竟是属于武职的三等侍卫。

毕竟在皇帝看来,以容若的出,正是御侍卫的上佳之选,汉代选用贵戚子为郎也是一般理。若论途,皇帝的贴跟班自然会有最大的升迁机会。容若的幅当明珠就是从侍卫做起,直至权倾天下,乾隆朝那位著名的和珅也是从侍卫起家的。

可以说,这个职位正是所有矢志于仕途之人梦想的起跑线,却唯独不适容若。

侍卫,实则就是皇帝的秘书、警卫兼仆役,需要的是鞍和小心翼翼,忌讳的是高傲的脖颈和纯真的心志。所以,在这个职位上,容若获得过嘉奖和升迁,却始终没有获得过乐。

他可以强打精神,内则值宿,外则扈从,留心每一个节,不容许一丁点纰漏。他的诗词之才也有一些一展手的机会,那就是在皇帝心血来的时候写诗应制,歌功颂德。

望里蓬瀛近,行来阆苑齐。

晴霞开碧沼,落月隐金堤。

叶密莺先觉,花繁径不迷。

笙歌回辇处,在凤城西。

——《入直西苑》

这首诗题为《入直西苑》,旧称北京的北海、中海、南海为西苑,从明代起就是皇家苑囿,容若去值班,见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。唐代韦庄某夜参加豪贵的宴席,叹“因知海上神仙窟,只似人间富贵家”,世永远是这个样子。

(30 / 42)
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

纳兰容若词传(出书版)

作者:夏如意 类型:免费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